x

首页

学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动态 - 正文

医学部组织开展“勿忘国耻,医心报国”主题教育活动 暨观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思政大课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0

9月18日,医学部紧扣通知要求并紧密结合九一八纪念日契机,立即部署、精心策划,面向全体在校生组织开展了“勿忘国耻,医心报国”主题教育活动。

一、 有序收看思政大课,强化时代责任与大国担当

学部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组织了本次思政大课学习活动。课程播出期间,学部组织了集中统一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线下收看活动,营造了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广大学生积极响应,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登录人民网平台准时收看。课程“大国担当”内容深刻、讲述生动,深入阐释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巨大牺牲、重要贡献和历史担当,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观看过程中,同学们专注认真,不少同学还进行了记录,都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历史责任感教育,对伟大抗战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显著增强。

3C1CB

200F6

25D08

二、 精心组织主题教育,融汇爱国情怀与医学使命

默哀寄哀思,誓言承使命:活动中,全体新生肃立默哀,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和不幸遇难的同胞,在静默中寄托哀思,感悟和平来之不易。随后,在学生代表领诵下,新生们庄严宣读医学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铿锵誓言回荡现场,表达了他们投身医学事业、守护人民健康、奉献国家的坚定决心。

18A36

1EB8E

175E1

历史短句接力:“铭记918,学医报国家!”“铭记918,医心为中华!”“铭记918,医志护华夏!”同学们以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回应,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

29AE7

“历史问答知来路”快问快答:同学们互动踊跃,同学们在抢答与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切实增强了民族责任感与作为一名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职业使命感。此系列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医学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有效强化了新生的历史认知,激发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2A5AE

三、书写心得悟初心,凝聚奋进强国志

思政大课结束后,同学们结合自身医学专业思考,写下感悟心得。23临本刘鹤鸣同学写道:“‘大国担当’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我们医学生的行动指南。抗战时期先辈们以生命守护家国,如今我们当以专业守护人民健康,在临床一线践行‘健康所系’的誓言。” 23检验赵茗昱写道:“课程中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令人震撼,作为医学生,我深感研发安全有效的药物、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使命所在!” 这些心得字里行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对专业的认同,更凝聚起“医心报国”的奋进力量。

E131D

1613A

D8DD3

15022

15315

CD12

观看心得

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让我深刻体会到“大国担当”的重量。80年前,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和平的钢铁长城,用3500万同胞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中国已不再是那个被列强践踏的弱国,而是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这份历史记忆提醒我们: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总量和军事实力的跃升,更是对和平正义的永恒守望。当某些国家试图以“历史虚无主义”掩盖侵略罪行时,中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破零和博弈的桎梏——从维和部队在马里加奥的坚守;从推动《巴黎协定》落地到向120多个国家提供抗疫援助,这些行动正是对“抗战精神”的现代诠释。大国担当,不是霸权扩张,而是以自身发展反哺世界和平,以文明对话替代丛林法则。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知这种担当需要青年接力,唯有让个人的“小我”与民族的“大我”同频共振,方能告慰80年前那些用青春堵住枪眼的先烈。

医学部刘家冰

知行合一:将抗战精神融入新时代青年成长之路

八十年后的今天,当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我们不禁要问:抗战精神与当代青年有何关联?答案就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抗战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流动在民族血脉中的活力之源,是青年一代成长路上的精神坐标,指引着知行合一的人生方向。

抗战精神培育青年的历史观与时代感。通过了解抗日战争中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青年学生能够建立正确历史观,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这种历史认知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形成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基础。当青年一代真正理解民族来路,才能更清晰地看清未来方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找到自己的时代定位。

抗战精神塑造青年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的事迹不胜枚举。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在当代转化为青年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从科研攻关到乡村振兴,从文化创新到社区服务,当代青年正在各个领域展现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延续着抗战精神的血脉。

抗战精神启迪青年的团结协作与开放包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表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成就伟业的重要保证。这种团结意识在当今社会转化为青年一代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既需要保持文化自信,又需要具备与不同背景人群交流协作的胸怀和能力,这正是抗战精神在当代的延续与发展。

抗战精神激励青年的创新勇气与实践能力。战争环境下的创新实践表明,中华民族有着非凡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智慧。这种创新精神在当代转化为青年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实践行动。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造,从创业实践到社会创新,青年一代正在各个领域展现东方智慧的魅力,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堂思政大课的最大意义,在于将历史记忆转化为前行力量。通过课堂学习、讨论交流、实践体验,青年学生能够将抗战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知行合一中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统一。当抗战精神融入青年的日常学习生活,成为行动自觉和价值追求,它就不再是遥远的历史回响,而是活跃在新时代的生命力量,让抗战精神通过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指引新一代中国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

医学部张浩琪

从历史回响到时代担当——观“大国担当”思政大课有感

当历史的钟声再次敲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如期而至。通过人民网收看“大国担当”思政大课,37分钟的精神洗礼让我对“担当”二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场关于民族精神、国家责任与青年使命的灵魂对话。

“大国担当”的核心要义在于其跨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抗战精神不仅仅是硝烟中的英勇,更是面对强敌时不屈的脊梁;大国担当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牺牲,更是和平年代对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从80年前捍卫民族存亡,到今天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这种担当精神的内核一脉相承——那就是对和平的珍视、对正义的坚守、对人类共同未来的责任。视频中现代化中国的画面与历史影像交织,展现了担当精神从战争到和平、从生存到发展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如何传承这种担当精神?视频给予了深刻启示:担当始于对历史的敬畏,成于对现实的参与。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坚定爱国情怀,在专业学习中练就过硬本领,在社会实践中培育国际视野。当我们在实验室攻坚关键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就是在践行新时代的大国担当。视频中那些青年榜样的事迹表明:担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行动;不是遥远的目标,而是日常的选择。

视频结束,思绪未止。我深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必将以抗战精神为灯塔,以大国担当为追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用青春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这就是我对“大国担当”的理解,也是我对自己的期许——做光荣自豪中国人,当有为担当新青年。

医学部苏宁

历史回响与时代使命:从抗战精神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力量

八十年光阴流转,历史的记忆并未随时间流逝而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清晰。当全国大中小学生共同聆听这堂特殊的思政大课,我们完成的不仅是对一段峥嵘岁月的集体追忆,更是对民族精神密码的深刻解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早已超越战争本身,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成长史上的一座丰碑,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抗战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最危险时刻所迸发出的惊人力量。面对强敌入侵,四万万人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用“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呐喊宣告了一个民族的不屈意志。这种精神在当代语境下转化为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成为“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的情感基石。在全球化浪潮中,这种源自历史深处的认同感,帮助青年学子在拥抱世界的同时,保持文化的定力与民族的品格。

抗战精神揭示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生存之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各党派、各阶层、各民族共同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强大合力。这种团结意识在当今社会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启迪青年一代认识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奉献,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抗战精神蕴含的创新智慧为当代青年提供了重要启示。在装备落后、条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中国人民发挥惊人创造力,开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术,展现了东方智慧的光芒。这种创新勇气在今天转化为科技自强、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激励青年一代在知识探索和技术攻关中勇攀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抗战精神的国际维度拓展了青年的世界观。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这种国际视野促使当代青年既扎根中国大地,又放眼全球未来,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展现中国青年的担当。

这堂特殊的思政大课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通过重温抗战历史,青年一代得以理解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密码,从而更加坚定地踏上新时代的征程。让抗战精神的光芒继续照耀前路,激励当代青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医学部李冰洁

观《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有感

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画面,让“抗战精神”从课本文字变成了直击心底的力量。

这堂课中演示平型关大捷的呐喊、杨靖宇将军“草根裹腹守阵地”的悲壮,诠释了“不屈不挠”的真谛——先辈们凭信念在绝境中筑长城,这份勇气至今仍是我们的精神铠甲。而不分党派、民族的全民抗战,更让我读懂“团结”是民族的制胜密钥,就像如今抗疫、攻关时的众志成城,一脉相承。80年后的我们,虽无枪林弹雨,却有新的“战场”:实验室里突破技术壁垒,支教路上点亮乡村希望,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大学生,传承抗战精神从不是口号,而是把这份信念融入专业学习,用奋斗接过时代接力棒。

今后,我会以先辈为榜样,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做光荣自豪的中国人,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医学部赵茗昱

通过组织本次主题教育与思政大课学习,进一步强化了思想引领的实效性与系统性。同学们在深刻的历史回顾与精神感召中,不仅深化了对抗日战争伟大意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担当的认识,更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明确了新时代医学人才所肩负的使命责任。学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引导全体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努力成长为精于医术、富于情怀、勇于担当的卫生健康事业接班人,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