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正好,书香满园,又是一年迎新季。
今年我校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女孩——护理学专升本专业新生黎依琳。而她背后的“医路引路人”,正是我校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她的亲哥哥黎一凡。
从临床医学到护理学,从兄到妹,一场关乎热爱、责任与传承的医学故事,正在这个家庭中温暖延续。

因爱择护、为梦跨考
黎依琳坦言,选择护理学,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哥哥黎一凡的影响。
“他常说,医生是大脑,护士是心脏和四肢。”这句生动比喻,让她很早便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不仅是医生的“最佳战友”,协助完成治疗、沟通医患,更是患者身边的“最暖依靠”,用陪伴与专业守护生命。

专科阶段,黎依琳就成绩优异,屡获校级三好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在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见习期间,她系统掌握了基础护理技能,也更坚定了投身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说:“我想成为那个既能专业救护、又能抚慰伤痛的人。”









兄长的医路回忆:从迷茫到坚定,感恩母校培养
黎一凡如今已毕业一年,此次特意陪妹妹返校报到。回顾五年大学时光,他坦言并非一帆风顺。曾因“蓝色生死恋”(医学经典教材)感到压力,也曾寒暑假走进医院见习后,才真正明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他特别感谢在校期间遇到的良师,“他们不仅教知识,更指引方向”。尽管自谦“没有太多耀眼成就”,但正是这些踏实的学习和见习经历,让他一步步坚定从医的初心。
“你要成为温暖而不灭的光” 兄长暖心寄语妹妹
报到当天,黎一凡以“学长”和“哥哥”的双重身份,向刚入学的妹妹送上叮嘱:“护理工作很辛苦,但也非常神圣。医学之路需要持续学习,你一定要做好规划,平衡好理论学习与实操技能。”
他更郑重地告诉妹妹,“医学是爱的科学。你将来是用双手和爱心去工作的人,哪怕遇到疲惫和委屈,也请一定记住:你的付出,就是患者康复的希望。”他希望妹妹始终保持对护理事业的好奇与热情,最终成长为“患者心中那道温暖而不灭的光芒”。

不止是专业的传承,更是仁心的接力
“医脉相承”的背后,从来不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是一颗仁心、一份使命的交接。它发生在一对兄妹之间,也发生在千千万万个医疗家庭、师生团队和医者队伍中——是前辈的倾囊相授,是后辈的孜孜不倦,更是所有人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共同坚守。正是这样的传承,让医学有了温度,让生命拥有了更多希望。